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

莊永明老師談 「日治時期之都市規劃」

一、與臺北市相關的發展史
我們先把莊老師在本次演講中,提到的幾項重要的開發史,依年代順序、加入部分歷史資料,彙整如下:
3000年前芝山岩遺址:依據出土之兩具「先住民」骨骸與碳化物,證明臺北盆地於4500~3000年前即有人類的活動。
1622年 荷蘭人入侵澎湖,定居臺灣。
1626年 西班牙人由菲律賓率艦隊抵臺灣北部,活動於基隆、淡水、八里岔、金包里、關渡、三貂角(由西語音譯而來)、蘇澳之間,傳教重於通商,以馬偕為代表人物。
1642年 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,西班牙人據北臺灣計16年。
1661年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,荷蘭人據臺計約40年。
1683年 施琅入臺,明鄭降,臺灣入滿清版圖。
1697年 郁永河於2月自鹿耳門上陸,在同年4月27日到達淡水。抵達淡水後,淡水社社長張大前來迎接,郁永河囑咐張大在採硫處附近為一行人建造房舍,5天後房舍建妥,郁永河便由「淡水港」動身,進入今日的臺北盆地,並寫下《裨海紀遊》。 文章中所描寫的康熙臺北湖(因1694年康熙大地震所形成)的模樣常為後人所爭論,但證實300多年前臺北盆地是個大湖…。
1709年 陳賴章墾號2向臺灣府官府申請大佳臘(艋舺)3的土地開墾,臺北最早的開發紀錄,迄今300餘年。諸羅縣
1853年 頂下郊拚械鬥事件,艋舺同安人遂奉城隍(原位於現今之剝皮寮)遷移至大稻埕地區發展,初時安奉於陳金絨子、陳浩然所經營的糕餅舖中;至1856年由海內會陳姓族人和地方善信共同發起建廟(即霞海城隍廟),並於3年後落成;起廟造街,大稻埕崛起。
1882年 建臺北城,為防禦因素建築了滿清最後的一道城牆。因大稻埕因茶葉外銷成為經濟重鎮,故選址建城於艋舺與大稻埕間、且鄰近於淡水河之稻田、沼澤上;於1884年完工。爾後,艋舺、城內、大稻埕等三處已發展地區合稱「三市街」。
1885年 清末劉銘傳主政時代,委由板橋富紳林維源、大稻埕茶業鉅子李春生共同出資闢建貴德街(莊老師稱為”BOT”),當時的貴德街,稱為「建昌街」(貴德街北段)、「千秋街」(貴德街南段),官府機構如電報學堂、郵政和電信支局、警察分署、稅務檢查所等都設於此地,英商德記洋行、德意志公司、丹麥公司、荷蘭領事館、美國領事館都集居於這一帶,富商巨賈李春生、辜顯榮、陳天來都在這條街及附近建造豪宅。可惜當初規劃僅以人力車(劉銘傳自上海引進)可通行為考量,故街道太窄(僅4米),不符合後來汽車運輸之需求,也是此地沒落的原因之一。
1895年 「馬關條約」割讓臺灣,日本入臺,滿清統治臺灣計212年。
1896年 日本人蓋圓山公園,是臺北市的第一個公園(1號公園)。
1908年 西門紅樓市場興築完成,是臺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。原為艋舺之墳墓區,八卦與十字架造型應為鎮邪之用。
1920年 將臺北市從台北州劃分出來,臺北市行政區至此誕生。
1932年 公告「大臺北市都市計畫」,把臺北當作大型都會區發展,當時人口不到二十萬,預計發展到六十萬人口。
1936年 「臺北公會堂」(現今的中山堂)完工,其空間可容納人數,僅次於東京、大阪、名古屋等公會堂,而居第四位。
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,臺灣重入中國版圖,日本據臺計50年。
1949年 國民政府退守台灣。

二、日治時期臺北的「街道改政」與「都市計畫」
回顧相關文獻,我們先補充一些日治時期臺北「街道改政」與「都市計畫」的年代表與歷史資料:
1896年:開始下水道工程。
1899年:8月,城內市區改正。
1901年:6月,城外南、東門附近市區改正。
1905年:10月,全市街市區改正。
1909年:上水道開始供水。
1913年:開始淡水河防水護岸工程。
1917年:5月,艋舺江瀕街(今忠孝西路以南淡水河岸)埋立地竣工。
1932年:3月,公告「大臺北市都市計畫」。

臺灣日治初期,臺灣總督府建設多注重於應急的衛生工程與軍防建設。1899年8月,臺灣總督府以臺北為重點,對臺灣數大城市採取約5年的建設計畫,名曰「第一次市區改正」,該計畫以舊有道路的改進與新設道路的擬定為主。以臺北為例,該計畫訂定了拆除臺北城牆的計劃,並整建西門町作為日本新移民住宅。
1901年總督府公告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公告,該計畫實施地區為臺北南門城外與東門附近一帶外,這兩次改正計畫均以水溝與基礎道路改善為重點,其目的為應付日本新移民。
較完備的市區改正為1905年8月,開始有人口容量的設計,計畫預定容納人口15萬人,面積約1800餘公頃,可算是臺北市第一個正式的都市計劃。計畫涵括範圍除了城內、大稻埕、艋舺等舊有市區外,並擴大將東門城外、南門城外和板橋一帶併入,較原市區面積擴大一倍有餘。在決定計畫範圍時,曾將人口每月的增加率定為25%來加以考慮,預定在14年後的1929年,市區將會容納15萬人口。計畫之主要內容,可以分三方面加以敘述:
一、交通建設:日人除了增加原有市內道路之外最重要的乃是拆除舊城牆,興建三線道,都市景觀之美化為當時之強調重點。三線道之興築固為了日趨繁忙之交通狀況,但卻也突顯了「城內」的市中心意象,同時加入「圓環」的設計觀念,此種道路節點的處理手法,成為後來都市空間的的一個地標。
二、衛生工程:此部份大都延續前期的發展,包括延長原有下水道幹線,加強淡水河護岸工程。另外,由於全市用水量增加,原有抽取地下水之方法已不敷使用,遂引新店溪水源,並鋪設臺北市上水道給水系統,使全市用水不虞匱乏。
三、公園綠地的興闢:日人為提高都市環境品質,加強都市景觀,乃在主要交通幹道旁廣設綠地,並在城內興闢臺北公園(即新公園、228紀念公園,1907年),以提供市民作為休閒娛樂的場所。
此一計畫由整體看來,衛生問題的改善和都市生活品質的提昇,仍舊是計畫的重點。但就計畫實施之重點區位仍著重在「城內」的市中心部份,由於當時「城內」多為日人聚居之所,同時亦加重臺灣人居住之舊有市區發展上的困境。
經由此次的市區擴大行動,我們可清楚的發現臺北市都市擴張的的脈絡:由最早先的三市街一艋舺、大稻埕、城內,經由人口之飽和而向鄰近地區遷移,形成都市擴張地帶,亦促使日人決定填平位於艋舺、城內之間的淡水河沿岸溼地。這片溼地,因地勢低窪、排水淤塞,導致蚊蠅滋生,嚴重破壞都市品質,更由於此一低地處於三市街之間,造成阻隔,遂在1915年完成淡水河護壁工程之後,隨即著手填補該低地。此一跟隨1905年市區改正計畫之後而來的後續行動,對後期臺北市的空間構造,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。
至1943年,包含更名後的都市計劃,臺灣總督府共在臺灣全島超過70個以上大小城市,實施市區改正。事實上,今日臺灣許多城市仍沿用當時的都市計劃雛形。

三、一些反省
莊老師在演講中提到了一些觀點,在此彙整後條列分享:

1.清領時期,臺灣屬於福建省的一部分,相較於中原地區而言,實屬貧窮地區,自然不受朝廷重視。特別是,臺灣的發展是由南而北、由西向東,臺北的發展是比較晚的,因而日治時期的規劃與建設,對臺北市發展的影響較深。
2.劉銘傳在臺北的規劃與建設,當時受限於未曾到國外學習到國際經驗,其實許多部分是缺發遠見的,包括:北部鐵路路線的訂定與洋人街設置的寬度等。
3.日治時期曾有些完整的都市規劃,包括:公園規劃、洪氾區(三重、蘆洲一帶)與水源保護區(舊三軍總醫院、兒童交通博物館一帶,原為公園用地)的劃定。但隨時代變遷,特別是國民政府遷台後,大量移民入臺,導致都市計畫失靈,實在是當時難以預料的。
4.1920年臺北市行政區被獨立劃分出來,當初若涵蓋淡水河對岸地區,臺北市可能如同國際水岸都市般,有不同之風貌出現。
5.都市計畫所指涉之項目繁多,如:都市、交通等建設除機能之服務外,更因重視整體環境品質的形塑,如:臺北橋、中山橋的拆除重建,雖然滿足了交通的需要,但在都市景觀品質上,卻形成了極大的破壞。
在莊老師所講述的臺北城市發展史中,我們發現了引動都市演替的許多趨力,包括:地理、治理、政策、國際互動、經濟、民生、族群、信仰、風水、認同…等。即便是放在民主社會下的今天,不仍舊是都市發展的原動力,在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,我們學習到什麼?該延續哪些核心價值?該反省哪些錯誤?是吾人值得深思的事情…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ommunity-taipei.tw/shownewsgain.asp?sid={8A1A5CE6-771E-4272-9501-68F75427B2ED}&web=newsgain

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

團體迷思(groupthink)

在很多企業文化中,對高層提案的團隊都會宣稱,他們全體的意見一致。有時意見一致是真的,有時則可能是團隊領導人強加的假性一致,或是一種人云亦云式的團體迷思。如果團隊成員的背景和觀點差不多,就特別容易出現團體迷思。負責解決複雜問題的團隊,如果完全沒有異議,不管共識這麼高的原因是什麼,都應該是個警訊。

清明上河圖~情境篇

資料出處:http://www.npm.gov.tw/